“蜂业传承奖”获得者徐建事迹简介
徐建,1975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2010年获山东省新型农民称号;2018获养蜂技术能手称号。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养蜂学会、山东省蜂业协会会员,枣庄市蜂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在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开展的第一期蜂行业优模评选、奖励活动中荣获“蜂业传承奖”。
祖代蜂业传承简况
养蜂世家始于1958;1957年第一代养蜂人徐井章开始养蜂,到1979年第二代养蜂人徐保启开始养蜂,先后加入了中国蜂产品协会、山东省蜂业协会并担任枣庄市蜂业协会会长、枣庄市工商联常务理事、枣庄市龙升蜂业总经理等职务,1997年第三代养蜂人徐建开始养蜂,于2015年1月成立了枣庄市花之萃养蜂专业合作社。
带动他人养蜂情况
徐建自创办枣庄市花之萃养蜂专业合作社以来,组织成员开展蜜蜂养殖,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服务,组织销售成员养殖的产品。合作社现有会员76户,蜂群8000多箱,覆盖枣庄市山亭、市中、滕州、薛城等二十余个乡镇,年产值1000多万元,积极为枣庄地区的大棚樱桃、草莓、油桃以及各季农作物授粉提供服务。
促进蜂业进步提升
徐建大力推动本地养蜂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养蜂规模增加的同时帮助会员购置了养蜂车、取浆机、电动摇蜜机等先进用具,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养蜂业发展。
计划打算与建议
徐建将继续加大作物授粉业务的拓展,积极推动蜂蜜生产向成熟蜜生产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建议上级领导加大对养蜂业的扶持力度,为养蜂业提供便利。
徐建个人简历
徐建,男,汉族,1975年5月生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东庄村,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养蜂学会、山东省蜂业协会会员、第二届枣庄市蜂业协会秘书长、枣庄市花之萃养蜂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抱犊崮”蜂蜜第三代传人,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新型农民、养蜂技术能手等称号。自1997年开始随父亲养蜂以来,不断钻研、创新,大力开发“抱犊崮”蜂蜜系列产品,2015年12月“抱犊崮”蜂蜜被枣庄市商务局评为“枣庄老字号”,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花之萃”天然成熟蜂蜜系列,并且商标注册。
自创办枣庄市花之萃养蜂专业合作社以来,组织成员开展蜜蜂养殖,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服务,组织销售成员养殖的产品。合作社现有会员76户,蜂群8000多箱,覆盖枣庄市山亭、市中、滕州、薛城等二十余个乡镇,年产值1000多万元,合作社创收的同时,也为枣庄地区的大棚樱桃、草莓、油桃以及各季农作物授粉提供了有力支持。合作社大力推动本地养蜂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养蜂规模增加的同时帮助会员购置了养蜂车、取浆机、电动摇蜜机等先进用具,降低了蜂农的劳动强度,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养蜂业发展。
创始人、传人情况及证明材料
徐井章,男,汉族,1929年生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东庄村,“抱犊崮”商标创始人。
在1957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在枣庄市师专养蜂场工作的本家兄弟徐美田老人,在以后的交往过程中,对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徐井章老人父亲早逝,家庭没有劳动力,生活非常困难,便生出了偷偷养蜂以补贴家用的念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私人养蜂是不容许的)。在徐美田老人的帮助下,用18斤地瓜干换到了一箱意蜂,如获至宝,开启了坎坷的养蜂之路。
在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大环境下,为了安全,徐井章老人把蜜蜂放到了离村子8公里外的一个乱坟岗的树林里,每天干完农活再偷偷的去管理蜜蜂、采蜜,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就睡在了乱坟岗里。采到的蜂蜜要到周边的集市上去偷偷的卖掉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0多年,其中的艰辛,现在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在1973年时候,养蜂的事情暴露,蜜蜂全部被没收,并且徐井章老人受到了长期的批斗,幸亏当时的村支书周敬礼老人在中间多加照顾,不然的话抱犊崮蜂蜜的历史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了。
徐保启,男,汉族,1952年5月出生于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东庄村,中共党员,抱犊崮蜂蜜第二代传人。现任枣庄市龙升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枣庄市蜂业协会会长。
1971-1976年在北庄镇煤矿(侯宅子)作矿工。
1976年回村干生产六队队长。
1978年-1979年开始拉板车往建筑工地送材料,并在同年建了全村唯一的一套混凝土浇筑的楼房,引起全村人的羡慕。
1979年,生产队帮助黑龙江一位姓高的养蜂人拉蜜到供销社去销售蜂蜜,一次性卖了4000多元钱(当时高师傅在东庄村采槐花蜜,只有10天左右时间,当时所在的生产队有300多人,全年的生产储备金也才2300元),看到养蜂是那样的惬意和高收入,随即也产生了强烈的养蜂想法。
1979年底,当时徐保启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因为父亲养蜂多年被批斗,所以都不同意再养蜂),把刚刚建好的新房子以13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村的人何宝宽。然后在苍山县东大炉邓敬生处买了10箱 蜜蜂。
1980年春,拉上10箱蜂,带着三个孩子一共五口人和邓敬生去了四川武胜县。结果才知道被人骗了,买的蜜蜂有病虫害,全场覆灭,而10箱蜂根本就无法支撑一个家庭在外面的漂泊,在把卖房子的钱挥霍掉之后,又向家里面的亲朋电汇了300元,在四川买了安徽宁国的一位汪师傅的十箱蜜蜂(当时买苍山邓敬生的蜜蜂10箱花了1000元,所以说被骗了。当时在四川遇到养蜂的同行,见到这一家五口就养着10箱蜂,都暗暗摇头,甚至不敢和你交往),重新开始养蜂。
1981 -1992年在经过了最困难的几年,终于把养蜂规模发展到了120多箱,因为当时运输蜜蜂要用火车皮报计划,而枣庄市和苍山等周边地区就数徐保启的蜂场规模做大,所以组建了枣庄市抱犊崮养蜂厂并担任厂长。也在这个期间,抱犊崮养蜂场提出了绝不卖假蜜的经营理念。
1992-1996年市畜牧局成立枣庄市蜂业公司任经理、枣庄市蜂业协会副会长。
1996-2004年枣庄市养蜂业服务中心经理、枣庄市蜂业协会会长、中国蜂产品协会会员、山东省蜂业协会理事、山亭区工商联执委。
2004年至今枣庄市龙升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枣庄市蜂业协会会长、中国蜂产品协会理事、山东省蜂业协会常务理事、枣庄市工商联常委、山亭区工商联副会长、山亭区第六、七届政协委员。
徐建,男,汉族,1975年5月生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东庄村,“抱犊崮”蜂蜜第三代传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山东省蜂业协会、枣庄市蜂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枣庄市山亭区花之萃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
自创办枣庄市花之萃养蜂专业合作社以来,组织成员积极开展蜜蜂养殖,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服务,组织销售成员养殖的产品。合作社现有规模会员76户,蜂群8000多箱,覆盖枣庄市山亭、市中、滕州、薛城等二十余个乡镇,年产值1000多万元。合作社大力推动本地养蜂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养蜂规模增加的同时帮助会员购置了养蜂车、取浆机、电动摇蜜机等先进用具,降低了蜂农的劳动强度,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养蜂业发展。
“我们只酿真蜂蜜”,一句承诺经过三代人、三个手印、六十年的承诺终于开花结果,“抱犊崮”蜂蜜在2015年12月被枣庄市商务局评为“枣庄老字号”。公司在现有基础上开拓创新,又开发出了“花之萃”天然成熟蜂蜜系列,并且申请了商标注册,以此为基础,积极推动当地蜂蜜生产向成熟蜜生产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本地蜂业健康发展。
传承的企业文化介绍
三个指印、三代人、六十年的承诺
养蜂世家始于1958,“抱犊崮”蜂蜜在63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放在心中。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品牌创始人徐井章和二代传人徐保启两位老人提出绝不卖假蜜的经营理念后,始终把这一理念作为事业发展的最高准则,在60多年的经营中,绝对没有卖过一克假蜜。在2008年的公司年会中,总经理徐保启先生邀请书法家好友李川东先生当众书写了“我们只卖真蜂蜜”横幅一幅,并且由品牌创始人徐井章老人、二代传人徐保启老人和三代传人徐建先生共同在作品中签字,并且郑重按下了大拇指手印,至此,“三个手印、三代人、六十年的承诺”成为了企业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只酿真蜂蜜”成为了公司质量保证的新口号。我们将以实际行动,以三代人、六十年的承诺继续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把我们的企业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值此蜂业传承奖评选活动开展之际,我公司积极响应,把这项活动当成了今年企业文化发展和宣传的最重要的事情来认真对待。材料如有错误疏漏之处,欢迎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公司全体员工将深感荣幸。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Ag5GQF6Id3Dafg0jvDpnw,跳转至公众号“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查看。